《日本国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而深入地研究日本的百科全书式著作”,被誉为“数百年来鲜有之作”,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者是我国晚清外交家、文学家、史学家黄遵宪。黄遵宪(1848—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光绪三年(1877年)出任驻日本使馆参赞官,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外交生涯,足迹遍及日、美、英等国。

十九世纪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而东邻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富国强兵之路,其后即开始入侵中国台湾,吞并琉球,干涉朝鲜内政,最后发动中日甲午战争,给东亚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彼时,国人对日本的认识十分有限。而在此之前中国人对于日本的研究,或走马观花停留于表面,或缺乏实地考察存在错漏。作为一位有抱负的外交官,黄遵宪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他认为参赞官即“古之小行人,外史氏之职”,有着“从事于采风问俗”,供朝廷咨询参谋的责任。他比较中日士大夫的知识倾向之后,发现:“日本士夫,类能读中国之书,考中国之事,而中国士夫好谈古义,足己自封,于外事不屑措意。无论泰西,即日本与我仅隔一衣带水……亦视之若海外三神山,可望而不可即”。为促使我国民“开眼看世界”,改变“天朝上国”式固步自封的傲慢心态,同时提醒国民居安思危,借鉴日本的经验促进中国近代化事业,黄遵宪于1879年即开始着手编纂《日本国志》,采书二百多种,前后历时近9年,终于成书。


(相关资料图)

《日本国志》共四十卷,分《国统志》《邻交志》《地理志》等十二志,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职官等多个方面,是“统赅日本之政情、民风及历史,为清末言域外地理之杰作”。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延迟8年才得以刊行,使得中国朝野人士错过了在甲午战争之前知日、防日乃至抗日的契机,但该书以其广博的内容、国际战略眼光以及渗透其中的忧国忧民情怀,价值倍增,迅速传遍士林。张之洞评价其“条例精详,纲目备举,寄意深远,致功甚勤。且于外洋各国风俗政事,俱能会通参考,具见究心时务”;梁启超读后称赞“知日本之所以强,赖黄子也”,并在《西学书目表》和《读西学书法》里,把《日本国志》列为重点书目;上海《时报》的创办人狄葆贤在其著作《平等阁诗话》也称誉该书“海内奉为瑰宝”,“由是诵说之士,抵掌而道域外之观,不致如坠五里雾中,厥功洵伟哉……”

正因为《日本国志》是在日本富强之后咄咄逼人四处侵略的时代背景下写成的,故而该书带有强烈的“时代焦虑感”,国家安全思想也因此贯穿全书。

强调改革、重视法律的政治安全观

《日本国志》对于日本的政治制度改革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指出封建制度因其等级森严、剥削残酷,极易导致下层人士的奋起反抗,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上之于下,压制极矣。此郁而必伸者,势也”,为此,书中多次强调要勇于革除数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弊害,追求民主、平等、团结,从政治制度、官制、地方制度等各方面进行改革。《日本国志》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安全思想是依法治国,主张运用法治代替人治。书中指出“人无论尊卑,事无论大小,悉予之权以使之无抑,复立之限以使之无纵”,表明法律的精神为“权限”二字,既要通过法律保护人们的权力,也要通过法律加以规制,让人人守法,这样才能限制权力的滥用,有效地保护公民,使“全国上下同受治于法律之中……正名定分,息争弭患”。值得关注的是,在同时期研究西方的著作中,除了薛福成的著作涉及了一些关于治外法权的问题,其他都极少关注法律制度。《日本国志》中对于日本司法改革内容的介绍和经验的评析,为清末法制变革提供了样板,对中国法律近代化贡献良多,对于保障我国的政治安全大有裨益。

稳定秩序、振兴商务的经济安全观

作为一部较为系统地反映国家经济改革主张的著作,《日本国志》中《食货志》六卷专门讨论经济,此外《职官志》《物产志》《工艺志》也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了经济问题。书中主张稳定经济秩序、振兴商务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在保障经济生产领域的安全方面,提倡通过移民恳辟、开采矿藏、奖励“工艺”、发展工业与科学技术、兴建交通等方式安置过剩的劳动力,解决地少人多的矛盾,有效防止“天下之不士不农不工不商者比比皆是”进而“大乱矣”的失业和社会混乱等危机。在保障财政安全方面,提出健全国家的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旧的赋税制度,实行预算决算、财务公开以革除有关人员中饱私囊的弊害,做到“上下流通,无壅无积”,力求“以天下之财,治天下之事”。在货币流通领域,指出建立银行,发行和使用纸币的重要性,认为从金属货币到纸币是货币史上的进步。但是纸币的发行需要规范,一方面“金银为真钱,纸币为傍行金银者也”,纸币的发行要以国家的金银储存总额为依据。另一方面政府不得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引起通货膨胀。国家经济安全不仅要保障国内经济秩序的稳定,也要保障对外经济的安全,抵御外国的经济侵略。对此,《日本国志》认为应该振兴商务,改变“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由政府和民间共同携手。通过“日讨国人以训农、以惠工”,加强本国产品的竞争力,扩大产品的出口额;通过在本国推行本民族的产品以及加重进口税,抵御外国的商品输入。这些经济安全思想有的与古制一脉相承,有的则效法西方,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如“以天下之财,治天下之事”的理财观念就与明末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天下之财,非一人之私有”的思想内涵一致。而实行预算制度则与传统的“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不同,正如《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稿》所说:“中国向无所谓预算,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才奏准要试办各省预算。黄遵宪是中国较早论述预算的重要人物之一。”总之,《日本国志》中的经济安全观涉及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各领域,构筑了一个全面的经济安全保障模式。

居安思危、练兵备战的军事安全观

《兵志》开篇将传统中国与近代欧洲的军事思想进行了对比,指出中国传统的军事观念是以穷兵黩武为戒,不得已而用兵。与中国相反,近代西方则认为兵不可一日不备也。在西方各国筑坚垒、造巨舰、铸大炮,朝夕练兵,“竞强角力,迭争雄霸”时,中国由于缺乏备战思想没能及时建立起强大、先进的军队,导致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时相形见绌。中西不同的军事观念及其导致的不同结果直观地体现出了“设险以守国,教兵以备战”的重要作用。“弛备者必弱,忘战者必危”,要想求生存求自立求发展,就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并非好武争强,实则为“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之必要。《兵志》接着通过考察日本的军事变革,总结练兵强兵的方法。具体来看,主要分为两点:一是重军。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十分重视军队的建设,例如,即使当时财政拮据,仍然花费重金创建海军,这为其在甲午海战中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此外,还改革旧的封建军制,革除兵备懈弛、积弱之势;支给军费,特设军医部,储备武器,完善保障体系。二是强兵。注重精兵练兵,征兵之时便严加筛选,提升士兵的质量。入伍之后整饬军律,严正军纪,加强管理。还设立士官学校,选派留学生,培养将才等。总之,《日本国志》中的军事安全观的中心是重兵,主张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保障国家的安全。在当时“天下万国,鹰瞵鹗视”的紧张局势下,《日本国志》“非练兵无以弭兵,非备战无以止战”的军事思想包含了反帝爱国的内容,在迎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有着具体切实的指导作用。

开放交流、竞争自强的外交安全观

《邻交志》中反复强调外交关系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相比于闭关自守的外交政策,开放交流,以竞争求自强才能国势日盛。书中以欧洲、中国以及日本的历史发展为例,多方面阐述外交安全思想。近代欧洲“自法国十字军起,合纵连横,邻交日盛,而国势日强”,与闭塞的罗马一统时代相比“其进步不可以道里计”。中国的战国时代列国各据一方,战争频繁,但是正因为七雄争霸,相互竞争,务求进取才孕育了一大批如孟子、荀子、申子、韩非、苏秦、李悝、扁鹊、屈原等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造就了列国的强盛。而日本同样是发展开放交流外交关系得以图强的典型。隋唐以来,与中国交往,学习中华文化得以发展。近代以来,效法西方,“竞事外交,骎骎乎进开明之域,与诸大争衡”。在黄遵宪看来,开放、竞争的外交策略虽然有其弊端,但更有大益。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都曾面临过“治外法权”问题,司法上遭受了极大的不公平,其中一个原因便是闭关锁国,致使彼此在法律上声气不通,最终无法“预世界潮流”。而开放交流,重视竞争才能自强以保安全。一方面,外交上的交流与竞争是涵盖多个方面的,文艺上“艺术以相摩而善”,军事上“武备以相竞而强”,经济上“物产以有无相通,得以尽地利而夺人巧”。另一方面,外交上的交流与竞争也要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书中所包含的平等、开放、交流、求实等内容的外交安全思想,即使置之当下,也十分可贵。

《日本国志》中的国家安全观内容丰富,除上述四方面,还包括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领域。例如书中在介绍西方思想文化的过程中,多次提出“西学源于中国”这一主张,在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时,没有全盘西化,而是从中国古代寻找思想的依据。这固然不失为一种“以复古求西学”,为西学东渐减少阻力的“便宜法门”,但同时也展现出了强烈的文化自信和一定的文化安全思想。在近代研究西学的著作中,《日本国志》自有其局限性,但其以独到的见解,对中国士大夫特别是维新派知识分子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康有为评价道,“讲其沿革,政教,学俗,以成其《国志》,而耸吾国人,用意尤深,宜其达政专对绰绰也”。光绪帝在戊戌变法之前也曾两次催促谭嗣同进呈《日本国志》,并称赞其“纪日人变制尤详”。《日本国志》在戊戌变法中的影响不容低估,其国家安全思想亦足以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王慧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