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鸟翩翩,绿浪翻滚。初秋的常州经开区遥观镇东方村,田块整齐,灌渠纵横,476亩晚稻青苗像新理过发一样,分外精神。

“禾苗进入了抽穗期,避开了干旱高温,今年算得上风调雨顺。”微风吹过,带起阵阵绿意,常州市郭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楠满心欢喜。


(相关资料图)

这片地是遥观镇去年实施的高标准农田项目。今年7月中旬,郭楠接手后发现,想耕种得好,就要先把地养肥,但这并非朝夕之功,而且成本不小。很快,这块地有了285.6万元的风险保障,让郭楠和社员们的干劲更足了。

7月底,遥观镇政府与中国太保产险常州分公司签约。江苏首单“耕地地力指数保险”在这块地应运而生。

在耕地保护中引入保险机制,在全省尚属首次。此举是保险业创新支农方式的有力举措,也是金融支农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耕地地力,成为保险对象

眼前绿意盎然的田野,在一年前还不是这幅景象。郭楠说,这块地是复耕地,改造前,土壤板结、高低不平,村民随意施肥,土壤质量并不算好。

作为江苏首单耕地地力指数保险,凭什么落在了这里?

“伤地容易养地难。”郭楠的父亲经营合作社多年,她记得小时候,土地普遍松软,新米放在车里,能香好几天。但如果过度种植,土壤就会变得瘦、薄、硬,板结、不吃水,粮食种在地里就像进入“闷罐”。

郭楠说,合作社签了5年合约,首要的就是把土养好。为了让耕作层厚起来,合作社跟武进水稻研究所合作,把地块按面积划分为一个个单元,邀请专家根据每个单元作物“饥饿”程度,精准开具施肥“处方”。精细化、变量化的田间管理,减少肥料使用,可有效避免土地因施肥过量造成板结,进而提升粮食产量。

为了让田肥起来,合作社同时采用轮作休耕,种过水稻后不种小麦,以紫云英和豆类替代,并以秸秆做“被”,提高稻米的质量。

复耕地变良田,投入的农资、人力成本不小。这份保险,有效激励了合作社开展地力提升。28.56万元保费全部由政府补贴,将一年后地力指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改善作为赔付标准。郭楠告诉记者,打算用3年时间重点改善土壤肥力,合作社计划注册“窑光”品牌大米,走精品化生产路线。

养肥了自家的地,还有保险来买单?不少种养殖大户听说了这件“新鲜事”,纷纷前来“取经”,跃跃欲试。

土壤越肥,补偿金额就越高

“从传统的受灾赔付,转变为正向激励,鼓励通过科学的方法保护农田。”中国太保产险常州分公司负责人胡学明告诉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耕地保护,农用耕地地力指数保险旨在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和监督经营主体科学利用耕地资源,实现绿色循环发展。

此前,保险公司广泛收集了遥观镇乃至全市的土壤有机质数据,经测算后确定了保险补偿的相关标准。

胡学明介绍,目前投保的476亩中,第三方公司布置了71个检测口,投保1年内,第三方公司会对土地的有机质含量进行检测。一旦地力条件得到提升,就会触发保险补偿责任,最低为保费的8%,即22.8万元。换句话说,地种得越好,补偿金额就越高。

“我们还配套提供相应的地力提升技术、农资服务,帮助种植户对接中国科学院、农科院、光明集团等农业专家,切实帮助地力提升。”胡学明坦言,首张保单,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珍贵的实践。为此,工作人员将时常下到田间地头,与种植户们沟通交流、了解需求。

进一步挖潜,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农业是高风险、高投入的产业,它的回报不稳定。引入专业保险,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助推农户更安心地种好地,有利于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遥观镇副镇长史俊华说。

“首单476亩的尝试,开了一个好头。”史俊华说,遥观镇正积极推进种养循环,让更多种植户搭上便车。近两年,全镇在渔庄片区、东方片区打造了1115亩高标准农田,优先发展水稻、小麦等稳粮保供产业;通过灌排渠系建设、土地平整及植物尾水净化系统,实现灌溉水源循环利用;采用土壤耕作改良、生物改良等技术,提升耕地质量,实现“稻田美颜”,遏制耕地“非粮化”。

良田带来了好收成、真实惠。据介绍,目前,遥观镇高标准农田亩产约1200斤。

为进一步挖潜农村闲散土地资源,遥观勤新村、东方村等还开展“精美小菜园”项目,聘请专业团队,以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减药,以农业物联网实现精细化田间管护,普及喷滴灌装置,实现高效栽培。

(记者 刘懿 孙婕 通讯员 张欣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