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感谢检察官送来的救命钱,让我解了燃眉之急。”近日,彭某某向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连声道谢,该院在办理彭某某司法救助案中,从提出申请到结案仅耗时7天。
(资料图)
司法救助,一头牵着百姓疾苦,一头系着司法关怀。海口市美兰区检察院始终坚持把司法救助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强化救助意识、创新救助模式、拓展救助效果,三年来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75件77人,同比增长121%;发放救助金104万元,同比增长322%。
“对受理审查的司法救助案件,由院领导领办、参办或督办,全部对应落实责任领导,三年来,院领导直接办理13件。”11月8日,海口市美兰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傅铮表示,构建司法救助全院“一盘棋”工作格局,形成“刑检+控申”协作机制,将移送司法救助线索纳入部门考核和检察官业绩考评,办理司法救助案件由业务部门发现移送线索占全部受案的45%。
同时,对近年来办理的故意伤害、抢劫、强奸、交通肇事、危险驾驶等易造成当事人死亡、重大人身伤害、财产遭受损失的案件,进行全面筛查,梳理发现救助线索。经核实,依据线索办理司法救助案件37件,发放救助款55.7万元。
海口市美兰区检察院在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前提下,坚持材料审核快、领导审批快、资金发放快,边办案边请示汇报,实现案件办理及文书审批无缝衔接,确保申请人及时得到救助,不断传递检察温度、彰显检察温情。
“我们积极引入第三方参与矛盾化解,采取‘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模式,促使信访人息诉息访。”傅铮说,同时,坚持把司法救助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融合,准确甄别农村地区救助对象,建立救助绿色通道,从快受理、审查、发放,真正体现救急救困。
海口市美兰区检察院坚持物质救助与精神抚慰并重,为未成年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同时,联动未检部门扬帆心理工作站,开展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
在办理豆某司法救助案中,申请人系退役返校在校大学生,海口市美兰区检察院通过开展司法救助,促成刑事和解实现案结事了,为其完成学业创造便利条件。
据了解,海口市美兰区检察院构建多元救助机制,牵头与区乡村振兴局、区教育局等四家单位会签《关于建立对刑事案件被害人重点救助对象开展司法救助协同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构建“协调+联动+救助+帮扶”长效工作机制,以多元救助共同筑牢社会安全底线。
另外,海口市美兰区检察院科学制定司法救助工作年度计划,积极向上级检察院、区委政法委汇报司法救助工作,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司法救助专项资金年度预算由2019年的10万元,逐年增长至目前40万元。
“我们积极开展常态跟踪回访,与被救助人建立长期联系,坚持常态化回访,关注被救助人的生活状况、家庭情况,持续跟踪巩固救助成果。”傅铮说,针对需要进一步落实帮扶措施的,积极协调民政、教育、人社、乡村振兴等职能部门落实政策,努力打通司法救助“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