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涵江区涵东街道地处中心主城区,既有大型商城、步行街两个商圈,也有医院、中学重点单位,公共娱乐场所、商铺密集,类型多样的居民小区坐落其间,是全区拥有行业场所最多的辖区。近年来,莆田市公安局涵东派出所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枫桥经验”中汲取营养,抓实抓强“警务改革、群防群治、便民服务”三项重点工作,打响“三融警务”品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工作中,多个项目创全省、全市第一,派出所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三次,荣获“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科所队”“全省模范职工小家”“全市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战役先进集体”等称号。
“融智”作支撑,把风险挡在群众身前
(相关资料图)
涵东派出所以“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作为治安防控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创新推进“‘一室’动态派单、‘两队’照单执行”的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警情综合研判,重点分析违法犯罪类警情发案特点、高发区域,即时向社区警务队和案件办理队发布预警信息,全面、实时掌握辖区治安维稳态势。
10月21日上午,涵东派出所接到报警称:一商品专卖店内财物被盗。综合指挥室立即介入,根据处警民警反馈的现场情况等信息,通过综合研判摸清了犯罪嫌疑人的逃跑路线,并迅速调度案件办理队民警实施抓捕,及时挽回了群众损失。
通过“两队一室”改革,综合指挥室集“研判、指挥、调度、管理、考核”为一体,社区警务队加强人、物、技防多管齐下,把风险阻断在发案前;案件办理队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强化小案快侦,做到以打促防。“一室”有力支撑、“两队”协同高效,风险感知更加灵敏。2021年以来,辖区治安类、刑事类案件发案率实现双下降,群众满意率和幸福感指数不断提升。
“融力”添优势,把平安带到群众身边
涵东派出所紧跟群众利益导向,积极探索警务工作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整合“苍然、顶铺、后度”三个社区资源,建立起“三合一”现代化社区警务室,社区警力由一名增加到三名,共治力量扩充至楼栋长、志愿者、群众代表、挂钩民警、市“金牌”调解员、律师等“最小细胞”,辖区范围内接处警数大幅下降。今年8月,该警务室被评为全市“五星级警务室”。
特别是实行“7×24”小时轮值模式,民警有了更多的时间在警务室,全天候提供入户访查、巡逻防控、场所检查、救助等工作,让周边群众时刻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平安就在身边。
群防群治,共建共享平安。结合深化市局“全警挂村居”举措,涵东派出所组织挂钩、社区民警深入家庭、企业、单位添加群众好友,创建警民微信群,宣传安全知识;与沿街商铺、旅店宾馆、寄递物流等行业场所组建“平安联盟”,指导重点治安单位组建巡防“安全员”,共助平安社区建设。“有警察和商城保安人员一起巡逻,我们逛得很安心,安全感倍增。”刚刚下班来涵江区水韵城逛街的陈女士指着巡逻队伍笑着说道。
“融责”惠民生,把便利送到群众家门口
涵东派出所在全市公安机关中首创把综合业务窗口设在派出所,改造建成“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在原有户政业务的基础上,新增车驾管、出入境、治安、海防类等5个部门104项业务,日均办理各类业务100余笔,实现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带动公安政务服务向群众“家门口”延伸。同时,还引入了新型“全警通”自助一体机和车驾管自助拍照体检机,可自助办结户籍、交管等5类27项的业务,满足群众多元化办事需求。
4月14日下午,李女士来到“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申请办理姓名变更业务。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信息变更程序办理,领取了临时身份证明。同时,民警还将她变更姓名的情况线上同步推送给医社保部门,现场完成了医社保姓名更新。
这是“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在全省首创的“定居+落户”“姓名变更”一事联办服务的一个缩影。该举措将多部门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大幅减少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9月14日,福建省公安厅在莆田组织召开全省公安“放管服”改革推进会,组织实地调研,并推广该所“一站式”综合模式。(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