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君 通讯员 胡荧彬

“在社区里,时常可以看见穿警服的民警带领穿着功夫马甲、戴着红袖章的志愿队员们在巡逻,这是一种看得见的安全感。”住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玫瑰园的小区居民黄斌说,这是他回家途中的禅城平安风景线。


(相关资料图)

警力有限,而民力无穷。近年来,佛山禅城公安通过组建物业治安联防网格联合会(以下称“物联会”),积极探索“公安+物联”群防群治社会治理新模式。尤其是今年以来,禅城公安强力推动“佛山功夫文化”融入平安禅城建设,让“公安+物联”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升级,在功夫力量的加持下,禅城区实现了治安防控"零死角",更构建起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多元治理、同频共振的新局面。

左肩戴上统一的红袖章、胸前别着对讲机、身穿显眼的反光衣……每天,来自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保卫科的治安员康建成绕着医院周边巡逻,步行至少上万步。

对他而言,成为物联会的治安员,意味着,不仅要守好院内的治安,更要防控医院外延15米范围内的治安,每半小时巡逻一次,以此形成每个物联会成员单位之间的安保力量互相辐射。

“大家一起治,大家一起防,共同守护平安禅城。”康建成对禅城治安物联会推行以来辖区街面形成“一呼百应、整体联动”的打击局面,有深刻体会。

有一次,康建成收到派出所的指令,医院内出现一名犯罪嫌疑人,在民警赶到之前需治安员上前处置。没想到,嫌疑人十分机警,随即飞奔出院外,更跳下了金华路的河涌里,奋力游向对岸的保利天玺小区。

“对岸小区的治安员请注意,犯罪嫌疑人正往你那边逃窜。”在康建成追上去的同时,其肩上的对讲机响起了新的指令,只见治安员严阵以待,只等犯罪嫌疑人上岸,便当即成功拦截。

“有赖于物联会成员之间的通力协作,民警成功抓捕了该名犯罪嫌疑人。”据介绍,同济派出所管辖的5.7平方公里范围内,共有116间物业公司,常住人口超14万。物联会成立的初衷,就是由公安牵头,打破物业公司封闭防控的壁垒和困局,实现居民小区小联防和公安武装大巡防无缝对接、联动呼应,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转移。

禅城治安物联会发展至今,队伍不断壮大,不仅组建了各类群防群治队伍,引领带动超万人共同参与社会面治安防控,还创新成立物联志愿者服务队,日常开展反诈、禁毒宣传和社会公益服务,将“联防”升级为“联宣”;同时强力推动“佛山功夫文化”融入平安禅城建设,让广大的功夫武者摇身一变成为“公安+物联”队伍中的有力一员,在高考、中考、暑假安全防溺水等关键节点和对重点区域的巡逻防控中,发挥出他们守护平安的“真功夫”。

“我不仅是物联会的治安员,还是功夫志愿队的志愿者,建设平安禅城有我!”2022年,禅城公安结合“功夫文化”融入“平安禅城”建设,进一步丰富“公安+物联”群防群治工作内涵,吸引了一批热心的学武人士,市民吴建国便是其中一员。

“今年高考,我参加了在佛山二中的护航,暑假的防溺水志愿服务队,我也有幸参与了。过程虽然有些辛苦,但很有价值。”说起自己作为志愿者和功夫武者“双重身份”参与平安建设的经历,吴建国话语中满是兴奋和自豪,还不时“炫耀”着手机上自己穿着功夫马甲参与治安巡逻的照片。

据悉,2022年以来,禅城公安在发挥原有“公安+物联”联防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功夫文化”与“公安+物联”机制进行有机融合,辖区50多家功夫武馆被纳入社会治安联防联控“最小应急单元”建设,每天都有身穿功夫马甲的武者参与治安巡控。同时,在功夫武者的引领下,各方群防群治力量深入传习“佛山警拳”,守护辖区平安的能力水平也得到了全面加强。

如今,物联会队员和功夫志愿者根据巡防工作需要,在居民小区、商圈广场等重点区域开展巡逻防控工作,巡防力量随时可见、突发情况随时协助。警方“单打独斗”的局面不再,公安牵头、物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协作”新格局已形成。

数据显示,群防群治队伍成为维护社会治安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022年以来,全区群防群治力量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各类案件129宗,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69多人。

以同济派出所为例,2022年以来,在功夫力量的加持下,群防群治队伍配合警方开展各类专项整治集中统一行动,物联队员、功夫志愿者共出动5104人次。“打架少了,失窃也很少见了。”居住在惠景城22年的老街坊陈永雄,对于小区治安环境的安定有切身体会,每次见到民警、功夫武者和物联会队员一同巡防的身影,心里就感觉十分踏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