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围绕富士康收购采埃孚底盘业务股份的消息,多种不同的猜测都使其关注度持续升温。

从事件本身而言,其实或称为合作更为恰当。7月25日,汽车零部件跨国巨头采埃孚官网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鸿海科技集团(富士康)在乘用车底盘系统业务领域建立同比例平等持股,即50:50股份的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加快和扩大与顶级客户在汽车和供应链领域的合作。其中,富士康将主要负责乘用车的车桥系统组装,双方的战略合作将进一步增加采埃孚在底盘领域的发展机会,并拓宽富士康在汽车领域的业务。双方的合作将扩大在燃油车、特别是电动车领域的产品范围。预计在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后,合资协议将在签署后的六到九个月内生效。据悉,采埃孚底盘模块业务部门的估值约为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9亿元),在全球25个地区设有机构,拥有约3300名员工,其中100名在德国。预计2023年该业务部门的销售额将超过4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16亿元)。不难发现,从采埃孚的角度看,希望双方的合作能扩大业务覆盖,提升市场销量,增加产品收益,合情合理。对于富士康而言,合作的目的也是有所收益,但富士康或许比采埃孚想得更多一点。

从外界看,更多推测是富士康向着“造车”目标又迈进了一步。在这条道路上,有几个关键节点。首先,富士康的确在拓展汽车业务板块。今年5月,富士康开始建设自己的动力电池工厂,设计年产能1.27GWh,同时也传出已经组建汽车芯片研发队伍,并广泛招聘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人才等。此次富士康与采埃孚合作,补上了底盘系统的重要一环。其次,富士康一直在积极进军汽车零部件领域。早在2005年就耗资3.7亿元收购汽车线束企业安泰公司,并且可以制造倒车雷达及车载常规小型智能电子设备。2010年,富士康正式成为特斯拉的供应商,为特斯拉提供中控触摸屏面板、连接器、覆盖件等零部件,并于2013年进入了奔驰、宝马等跨国汽车巨头供应链体系。第三,富士康曾经投资造车业务,2015年,富士康一度希望以持股形式进入造车领域,与腾讯控股、和谐汽车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了互联网车企“和谐富腾”。其中,富士康出资3亿元,持股3成。由此孵化出FMC和爱车两个子品牌项目,也就是后来的拜腾汽车和爱驰汽车。但是,由于希望有更多话语权等原因,仅一年多之后,富士康就选择了撤资。第四,富士康正在加速布局汽车零部件业务,2023年上半年,富士康还在越南投资建设了汽车零部件工厂、与Stellantis成立车用芯片合资公司、与英飞凌建立汽车碳化硅(SiC)研发中心、与英伟达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平台等。但这些新型零部件业务都刚刚起步,尚无法表明富士康具备造车的成熟系统和经验,更难以为富士康造车提供有效而全面的支撑。

从客观上看,富士康即使希望造车,仅靠上述这些布局还远远不够。现在来看,一方面,富士康可能有造车的意向,但这一意向和现实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即便是在2022年10月的富士康科技日上,富士康发布多款电动SUV、轿车、巴士、皮卡等车型,但直至目前并没有披露量产的相关进展,而从发布到量产上市之间也并不能划等号。由此推断,富士康或是人才与技术准备不足,或是相关资源距离造车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在已经有产品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中,一家车企的零部件供应商至少有数百家之多,因此,富士康的造车梦想距离走进现实应该还有不小的差距。而且,外界的这一疑惑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证实,当时,富士康修改了其造车计划,称富士康汽车业务主要分为三条业务线,即车用“Android”系统、第三代半导体、造车代工。但是,在业界人士看来,前两项业务存在一定合理性,第三项业务走向市场并不容易。其中道理很简单,在新能源汽车产能存在一定比例过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对新车品质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富士康能不能揽到代工造车的活儿是个问题。还有,目前产品已经上市的车企中,从传统车企到造车新势力都有一定产能和造车经验,谁又会考虑没有造车经验者来代工呢?

因此,正如特斯拉CEO马斯克说过的、深有体会的一句话,汽车比智能手机和手表更复杂。如果富士康真的想造车,还需要认真向整车企业学习,从技术、设备、人才及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扎实做好各项布局,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并实现各项要素之间的优化与磨合,这些都还需要时间,盲目赶进度抢时间不是造车的务实态度。或许富士康年初修改造车计划就表明其已经看清了这些现实差距。

对于富士康,眼下最为重要的是做好现有资源的配置,做强现有的零部件优势,同时更多去了解造车的运行规律和经验。换个角度看,如今的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并不缺新入局者,缺的是具备实力的竞争对手。而这,不仅是对富士康,也是对所有有意进入造车行业的企业寄予的希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