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据“健康深圳”微信公众号消息,由哔哩哔哩、中广天择、深圳广电、深圳市卫健委、深圳市儿童医院联合制作的纪录片《闪闪的儿科医生》,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广东唯一的三甲儿童医院)拍摄,目前B站播放量已经突破1.4亿,B站评分9.9,豆瓣评分9.5。

为什么这部10集的纪录片这么受欢迎?一句话概括:在儿童医院,读懂了人间冷暖。


(资料图片)

儿童医院里的“狂飙”

“老母亲”大为震撼

孩子们在感叹

大家都哭成泪人

医学生前来报到

这部纪录片哪里感受最深?每个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闪闪的儿科医生》监制,深圳市卫健委宣传处处长王岭:在《闪闪的儿科医生》中,我们拒绝年轻人最讨厌的“爹味说教”,以案例直击人心。唯有真实才能直抵人心,唯有真诚才能打动人心。我们求“真”,但不卖惨、不制造焦虑,而要传递温暖,让大家在困境中看到希望。

《闪闪的儿科医生》总导演,中广天择内容事业部资深制作人廖莎:为了熟悉儿童医院,节目组的导演走进医院的每一个科室,与医护人员一起诊疗,几个月摸索下来,每个人都成了“准医生”,以至于最近医务人员职称考试前夕,各路app都推了考试攻略给我们。开机拍摄以后,我们在2个月内24小时不停机拍摄,最终播出的案例是40多个,但我们一共拍摄了3000多个案例,在海量的素材中优中选优,片子/素材比1.3%左右。


深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金海:短短的一年时间,1.4亿的观看量,豆瓣9.5分评分,真是不容易,这是一个爆款产品。深圳这座创新的城市需要这样的创新产品,它不仅仅是《闪闪的儿科医生》,也是闪闪的深圳人,闪闪的你闪闪的我。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医生这个职业,和人文科学有密切的关系。医生最特别的地方,就是他可以和任何人相遇,相遇以后产生一系列的事情。我有时候要用0.8来看,慢点的时候,从小孩的表情可以看到很多,小孩的表情包含人性非常微妙的东西。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我觉得片子比较珍贵的一点,就是让我们中国人非常稀缺的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得到呈现。观他人之命运,思自我之人生,能够促进观者的反思性,让我们实现更好的连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闪闪的儿科医生》里的专家教授们,也能把专业的知识讲得很通俗,哪怕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可以听懂。在这里也想提点建议,我觉得片子还缺一点点医生的个人故事,医生可能也爱听音乐、看电影、读文学等等,如果把医生的烟火气再强化一下,人性更多一些,效果会更好。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副院长郭莉萍:很多医学生很恐惧面对病人,因为以往的医学教育都是学习疾病,没有学习怎么去对人,就像一开始学习解剖,有学生说我觉得我是在做一件邪恶的事情,我需要把这个尸体的脸盖上才能上刀,这样我看他就不是一个人。我们的医学教育一开始就是去人性化,但是《闪闪的儿科医生》这套纪录片可以把这个人一点点给医学生还原回来,让他们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疾病,片子是很好的医学人文素材。

《健康报》副总编辑杨秋兰:片子给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第十集看到有一个弹幕说:“刚刚参加完高考,看了这个剧,我就报了医学院校,感谢这部剧在这段时间的陪伴。”我当时看了挺感动的,这是片子给我们带来的很多正能量的其中一小个,但是非常触动人心,可能会改变一个学生或者一个家庭、一群人的命运。

责编:李益萌

主编:张赫

校对:李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