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感谢您捐赠的长城砖以及对长城保护的支持,您的无私捐赠为长城保护工作贡献了力量!”10月24日,在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长城脚下的肖营子镇城北村文化广场举行的“满乡‘益’心护长城,长城砖捐赠倡议启动仪式”上,该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于江泳对捐赠人杨海军说。

群众捐赠长城砖

河北省青龙县地处燕山东麓古长城北侧,县域内古长城长184公里,有312座敌楼、29座烽火台,串联起长城沿线7个乡镇、24个行政村,留下了数不清的传说、独特的风俗文化和抗战烽火的红色印记。近两年,青龙县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围绕长城“本体+文化”,从“常、畅、昌、长”四个方面走出一条独特的长城保护公益诉讼路。

“常”—常抓不懈跟进长城保护案件进展。自开展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以来,河北省青龙县检察院共对县域内长城重点走访28次、办理涉长城保护案件29件、制发检察建议29份,以公益诉讼诉前磋商、检察建议方式推动设置长城保护警示标志8处,纠正在长城敌楼内放牧的违法行为4次,清理固体废物7吨。督促行政机关对一石料厂在距长城本体150米范围内作业的行为依法作出10万元罚款,并以“回头看”方式跟进监督长城周边环境风貌进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进展,督促相关部门加强长城保护工作督导和日常监管,确保长城受损问题在检察环节得到解决。

“畅”—畅通长城保护宣传渠道。河北省青龙县检察院畅通“内外联动机制”,联合秦皇岛市检察院、县委县政府、县文旅部门及乡镇举行宣传行动13次、制作微视频3个、撰写宣传稿件23篇。线上利用抖音、微信等媒体,制作《“快”说公益》《守护长城》《青龙检察公益诉讼上分了!》微视频,被河北长安网刊发,视频浏览量达4.4万人次;线下与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达成合作协议,聘请专家教授作为特邀检察官助理,指导办理涉长城案件。开展“展板”签字联合宣传,邀请相关领导踏查罗汉洞长城,在印有满“益”青龙logo的展板上写下对长城“爱”的誓言,扩大长城保护“朋友圈”。

秦皇岛市检察院、燕山大学及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到罗汉洞长城实地踏查

活动成员在印有满“益”青龙logo的展板上写下对长城爱的誓言

“昌”—助力长城周边经济繁荣昌盛。河北省青龙县境内长城沿线上的许多“关口”见证着“关”内外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推动了长城周边板栗、水豆腐、“苏叶馍馍”“走油肉”等满族美食文化发展。为守护满族特色食品,促进长城周边乡镇农民持续增收,青龙县检察院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长城周边乡镇整改“三无”散装食品、无证经营及种子经营不规范问题,着力守护青龙满族土特产品牌质量。

“长”—助力长城文化源远流长。从肃慎的“楛矢石砮”到“冀东名髯”皮影大师李秀,再到流传至今的满族猴打棒、寸子秧歌等非遗文化,长城脚下的青龙人民创造了光辉绚 丽的长城文化。2022年10月24日,河北省青龙县检察院联合相关部门举行满乡“益”心护长城——长城砖捐赠倡议启动仪式,向捐赠者颁发志愿者证书,组织民俗节目汇演;针对村民反应的原本表演民俗节目的乡村大舞台被占用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15份,督促相关部门和乡镇制作396个警示牌、清理文化广场杂物36处、出台管理办法等,促进长城脚下“满乡”非遗文化传承,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河北省青龙县检察院将继续深入开展“常、畅、昌、长”的“chang”城保护工作,积极探索长城沿线文物、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长城“破坏者”变成长城“修复者”“保护者”,在社会层面辐射更多的长城保护“监督者”,积极营造长城保护浓厚社会氛围,让深植每位华夏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城精神源远流长。(李兴涛 张子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