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梁平妮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地处鲁苏交界处,既是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又是二战名城,集“运河文化”“大战文化”为一城。近年来,台儿庄区人民检察院强化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围绕“一河一战一城”文化保护战略,加强部门协作,探索建立保护机制,全力护航区域生态文化发展,为台儿庄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在京杭大运河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上,台儿庄区检察院联合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等单位出台《京杭运河台儿庄流域生态环境资源公益诉讼工作意见》,建立联合保护机制。该机制自2020年5月建立以来,发现京杭大运河水资源保护案件线索8件,梳理出大运河流域渔业资源保护、河道内非法建筑影响行洪、河道内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等代表性问题,并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2019年7月26日,在台儿庄区检察院的倡导下,与江苏邳州市人民检察院、浙江拱墅区人民检察院签订《鲁苏浙京杭大运河流域跨区域环境资源保护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监督协作配合工作协议》,联合构建9项工作机制促进京杭大运河跨区域环境资源保护。2020年7月28日,台儿庄区检察院与微山县人民检察院、江苏沛县人民检察院、南四湖水利管理局等单位签订《京杭大运河(台儿庄-微山段)生态保护公益诉讼协作协议》,进一步加大对京杭大运河流域生态保护力度。签订协议以来,联合开展京杭大运河生态保护执法活动11件次,建议监督拆除港口123处(仅台儿庄境内拆除37处)、销毁渔船300余艘。同时,积极参加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公益诉讼专案办理,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6份。
此外,台儿庄区检察院还联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文旅局签订英烈保护工作合作协议,对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台儿庄战史陈列馆等英烈纪念设施,以及英烈名录中记载的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依法进行保护。联合台儿庄古城管委会会签《大战遗址和古城保护工作协议》,依法对台儿庄大战遗址古迹进行保护。设立派驻古城检察室,为台儿庄古城恢复重建和管理保护提供支持,积极开展普法宣传,营造全社会参与古城公益保护的浓厚氛围。设立古城保护公益诉讼监督基地,将公益诉讼办案与促进行业突出问题整治有机结合,就办案中发现的多发性问题,因地制宜开展专项监督和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