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冲 通讯员 张佳文

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工作贯彻落实,今年年初以来,哈尔滨市司法局按照黑龙江省司法厅《关于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编制行政处罚“四张清单”,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精准监管工作,助力全市营商环境的优化。

哈尔滨市司法局精心谋划部署,创新工作方式,通采取多种手段保障“四张清单”落实落靠。印发《关于开展落实包容审慎监管“四张清单”专题案卷评查工作的通知》,并在全市开展“四张清单”专题案卷评查工作。重点评查在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过程中是否严格落实“四张清单”制度,行使自由裁量权是否适当,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是否与案件的事实和情节相适应等“任性执法”的现象,通过“定向查+随机查”的方式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以案卷评查工作倒逼行政执法部门贯彻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结合行政执法工作实际,哈尔滨市司法局从行政执法队伍内部着手,组织一线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考试,通过“以考促学”,确保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工作精准落地;印发《关于加强行政复议监督执法部门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的通知》,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受理的涉及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行政复议案件,一律将被申请人是否执行“四张清单”列入行政复议审查内容。对于当事人符合“四张清单”所列从轻、减轻、不予处罚或者不予实施强制的情形而执法部门未适用或适用有误的,依法予以纠正。

哈尔滨市司法局创新宣传形式,加强“四张清单”在社会面的推广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个平台多维度的对哈尔滨市“四张清单”制度进行宣传推广。截至目前,中央、省市多家媒体对哈尔滨市推广“四张清单”相关工作进行了报道。哈尔滨市司法局局长姜勇智在电视节目中专题讲解、宣传了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制度和哈尔滨市工作举措。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系统普法工作职能,依托电视台普法专栏节目宣传“四张清单”制度。借助“宪法宣传月”活动平台,将四张清单工作内容纳入宣传内容,在全市地铁、出租车LED顶灯等各类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四张清单”宣传标语,不断扩大线下宣传面。

哈尔滨市司法局创新监管方式,减少执法干扰,提高监管质效,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推动监管模式创新,指导道里区市场监管局按照包容审慎监管工作要求,对标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在全市范围内首开“沙盒”监管和触发式监管试点,做到“有求必应”和“无事不扰”,全力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再好再提升,助力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

“沙盒监管”作为传统监管方式的有益补充,是指划定一个范围,对在可控范围之内的“盒内”企业,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并设置监管红线,用技术手段进行动态监管,杜绝将问题扩散到“盒外”,以信用为手段,减少对企业的干扰,促进企业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是一种针对技术创新的柔性监管制度。选取哈尔滨创新金融产业园和哈尔滨新经济产业园区为“沙盒”试点,对“盒内”企业根据企业主体性质和特点进行细分,采取行政主导、属地负责、企业配合的方式,以不触犯安全底线为原则,探索实施市场监管职责范围内注册登记、行政审批事项、产(商)品监督抽查、电子商务合同监管、广告监管等事项中普遍适用,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特种设备等不涉及安全隐患的轻微违法行为审慎适用的包容审慎监管措施,全程运用技术手段进行动态监管,在风险可控的范围之内实行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宽松经营环境的同时,设置明确不可逾越的监管底线,一旦触碰监管底线,即启用“触发式”监管执法,杜绝将问题扩散到“盒外”,实现“无事不扰”和高效监管的有机统一。

截至目前,全市各部门累计确定不予行政处罚事项650项、从轻行政处罚事项893项、减轻行政处罚事项376项、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事项22项,共计1941项,覆盖市场监督、生态环境、住建、城管等27个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事项。全市通过运用包容审慎监管方式办理案件累计1351件。黑龙江省司法厅微信公众号“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典型案例”专栏中刊发哈尔滨市典型案例两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以法治力量助力哈尔滨市营商环境优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