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渐暖,大春生产、小春管护正当时。西充县的有机粮油基地也都热闹起来,旋耕机除草、翻土,无人机喷洒生物农药……
在有机农业基地规模居西南第一位的基础上,西充继续向“中国有机农业第一县”的目标靠拢,今年预计巩固提升有机农业基地3万亩,新建1万亩。
基地面积如何更快提升?如何把控有机农产品质量?近日,记者深入西充春耕现场进行探访。
西充县关文镇祈嗣庵村村民抢抓农时春耕春管。衡欢摄
扩面:撂荒土地转型更快
3月15日,西充县关文镇一片起伏的丘陵上种满了绿油油的小麦,这片土地有望成为西充万亩目标中的一部分。而去年,这里还是漫山遍野的撂荒地。
“我们仅在关文镇就整治了1000多亩撂荒地,全部用于种植小麦。”西充三牛拓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平说,从整治土地到小麦种植,他们都尽量按照有机标准来进行,如减少除草剂使用等,为的就是下一步往有机粮油的方向发展。
“相较于平时一直都在种植的田地,撂荒地复耕后转型达到有机标准所需的时间更短。”西充县农技站站长张泽良也认可杨晓平的想法。
他解释说,撂荒地因常年不耕种,土壤条件更加接近自然状态,以前也许有农药残留,但经过多年自然分解,状态比普通土地更好,一般经过一到两年,就可以转换为有机基地,“以前我们有的基地经过8年土地整治才达到有机标准。”
“我们已经在准备申请有机基地认证,争取早点完成撂荒地的彻底转型。”杨晓平说,下一步,该公司要在古楼镇、李桥镇继续扩大有机种植面积,同时还要引入农产品加工设备,做出自己的有机农业品牌。
监管:巡查先行确保严守标准
近日,西充县有机农业服务中心联合西充县市场监管局启动了今年第一次有机基地巡查,为期一个月。
“我们要对15万亩有机基地,包括粮油、柑橘、畜禽水产,全覆盖巡查。主要是检测土壤的农残及生产用料等。”西充县有机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何莉萍介绍,按照规定,一旦在巡查中被检测到农药残留或不合标准的药物材料使用,基地5年内都不能进行有机认证。“这样的基地巡查,我们全年将进行三次,保证在今年内转换和新增的有机基地能够符合标准。”
对“有机”标准的严守,近年来西充从未松懈。从2014年起,西充就调整了抽样检测有机农产品的阶段,从后期抽样调整至前期和中期抽样,将整个生产过程都纳入规范管理,提升产业标准。
在市场和监管的双重考验下,该县2009年建立第一批有机农业基地的10多家企业,目前只剩下4家。
“正是这样一个过程,让西充的有机农产品生产更为严格规范。”何莉萍说,在质量标准面前,西充每年获得有机认证的企业有进有出,目前维持在50多家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