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洁

11月9日,北京金融法院对外发布《北京金融法院2022保险类纠纷审判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从2021年3月18日至今年11月4日,北京金融法院已收保险案件677件,占全部民商事案件的7.75%,标的额达11.73多亿元。白皮书指出,目前保险行业治理及保险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保单质押贷款业务规范化等方面,同时提出保证保险中“高利放贷”现象应引起注意。

白皮书指出,部分银行在发放信用贷款时,实行“捆绑销售”,要求贷款人在关联保险公司处投保相应的保证保险,贷款利息、保费以及保险违约金等叠加收费,有的合计利率超过合理范围,存在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问题。而在再保险纠纷中,部分保险公司混淆再保险与共同保险,以“共同保险”之名行“再保险”之实等问题也应当引起重视。

据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李艳红介绍,为服务首都保险行业健康发展,北京金融法院出台了一揽子工作举措。一方面加强审判专业化建设,开展保险案件的繁简分流,简易案件由速裁团队集中审理,提高效率;疑难复杂案件由专业团队精细化审理,出精品典型案例。同时,通过制定《北京金融法院保险类案件判点说理库》,建立专家智库等手段,不断提升审判质效。另一方面,北京金融法院强化金融法治协同,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开展政策、培训、数据等资源协同,与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等多家调解组织签约,成立保险行业调解工作室,建立保险多元解纷机制,助推保险纠纷诉源治理。北京金融法院还不断强化司法建议工作,向保险企业和行业协会发出多份司法建议,从司法角度为行业健康发展提出有益建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