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台旋挖钻机、30台大型吊车,如同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站”在仅有一股车道宽的施工断面上作业。谁先进场、何时收工、如何退场,要提前一天安排得妥妥当当,误差不能超过10分钟。

3月30日从武汉地铁16号线二期获悉,自去年12月26日开工以来,该项目在武汉地铁建设中创新采用流水线式施工作业法,精细调度千余名建设者和近百台(套)施工车辆、机械,有效优化关键工序衔接时间。3个月时间,项目已完成高架段下部支撑结构工程量的95%,已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较常规项目已提速50%以上。

刘亚飞 摄

近万节点铆定建设目标

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纱帽大道与兴城大道交汇段,16号线二期工地长逾4公里。纱帽大道地处武汉经开区通航产业园内,沿线分布着吉利路特斯、小鹏汽车、中航锂电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总投资数百亿元,是中国车谷倾力打造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大走廊”核心区。

16号线二期由一期周家河站延伸而来,沿纱帽大道敷设高架,共两站两区间,全长4.22公里,关系整个产业大走廊的交通出行,是“公交大动脉”。为与沿线新能源汽车项目配套投用,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建成通车!

“工期虽紧,但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一分一毫不能省,只能优化工序衔接的转换时间。”武汉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16号线二期项目部会议室墙上绘有一张工程剖面图,将4.22公里的项目拆解成1080根桩基、172个承台墩柱、94片简支梁和8道连续梁。每个承台还画了四个点,分别对应着四根立柱。“每完成一根立柱,就标红一个点,全部完成就画成一个框。”地铁集团业主代表谭从龙,一边统计着前一天完成的工程量,一边用红笔在进度图对应位置上标红,“图上有近万个节点,全部标红就意味着项目建设工程全部完成。

按需打围“挤”出3个月工期

在16号线二期幸福园路站建设现场,双向六车道的纱帽大道被地铁工地占去了中间的四股车道,留出两侧车道供城市车辆通行。

进入工地内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发现,这里的施工断面明显窄于普通地铁工地——除去桩基、承台等施工区外,仅留有一条宽约四五米的施工通道。一般工地会留两条车道:一条供运输车辆进出运送材料,另一条则供吊车、挖机出入作业。

武汉地铁集团二级项目经理陈冬林说,这是为了优化工序、减少工序转换时间而想出的“按需打围”新办法。常规地铁项目开工时,先要拟定交通疏解方案并提交交管部门审批后,在施工路段拓宽临时通行道路,达到通行标准后再砌墙、打围以形成施工区域,一般需要两到三个月时间。而16号线二期一改原来一次性打围截断整个路面的做法,转为按桩基施工所需实际宽度来打围,占用路面宽度由20多米减少到了10多米,且不会中断道路通行。方案向当地交管部门申请后,迅速获得批准。

“我们仅用了几天时间就达到了施工条件,挤出了约3个月的施工时间。”陈冬林介绍,截至3月23日项目部已完成桩基981根,月底将完成全部桩基浇筑。

精细调度让施工“不打架”

狭窄的施工断面给现场施工调度增加了难度。武汉地铁集团二级项目经理刘智勇介绍,工地内仅有一股车道,车辆和设备无法错车,“进场顺序就尤其重要了。”

为此,地铁管理人员与承包方——中铁大桥局一起研究形成了流水线式的施工作业方案:每天晚上研究制定第二天的施工作业流程,先安排运输车辆运入施工材料,摆好位置、留出通道,再调吊车、挖机按排定的施工顺序一一驶入,架起作业。“材料运输、车辆进出场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必须精确到10分钟以内,一旦晚点就会造成‘堵车’,影响后续施工。”

中铁大桥局幸福园路站现场负责人刘亚飞介绍,正是这样的精细调配,才让全线22台旋挖钻机交叉施工,互不干扰,确保每台钻机每天至少灌注两根桩基,最大限度地开发出了生产潜能。

推荐内容